我希望你不要被他人的教訓束縛。比起任何事物,我最希望你擁有相信自己內心和直覺的勇氣。
賈伯斯在過去的訪談裡曾說過這段話,而在面對直覺的思考與想法時,能精準且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,令其他人會發出:這個想法很好! 的驚嘆語句,則是接下來要介紹這本書的核心關鍵。
麥肯錫新人邏輯思考5堂課:
只要一小時,就可學會一生受用的邏輯思考法則
由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長 大祥譽 所寫
總共分成以下的章節
第1堂課 邏輯思考並不難! 邏輯思考的基礎課程
第2堂課 批判性地思考 深入思考的訣竅
第3堂課 邏輯性地發展 淺顯易懂地傳達的方法
第4堂課 批判性地發想 那個意見很好
第5堂課 批判性的思考+邏輯,進行獨創性的跳躍
麥肯錫式的「邏輯思考」是指,總是透過歸零發想與假設思考,創新地創造當下最佳並且切重要點的「新答案」
作者在很前面就先闡述了這段話,而這也同時是邏輯思考的核心精神所在,建議閱讀時,能牢記這段話,就能在細讀每篇章節時,體會到這句話的奧義之處。
整本書的編排走向,是將邏輯思考的基本核心價值定義出來,再依序的詳細闡述每一個步驟背後運用的思考方式,進而延伸到,當你完整了一份具有邏輯性的批判與發想後,該以怎樣的架構說法,去吸引對方,讓對方自然地說出:這是個好想法!我們應該試試!
不要直接將「靈感」和「直覺」表露於外,而是再試著尋找「深度」,才是重點。
是否會經常遇到,當你提出了一個自認非常棒的想法時,卻遭受懷疑、難以買單呢?那是因為在闡述的過程中,你並沒有以一個邏輯化的說服手段,讓對方有感並認為你的建議具有可參考性。而這就是邏輯思考的價值性所在,它不僅是說服他人,更是檢視自我的思考路徑,確切的優化後,產出的價值性建議,也就是讓你的觀點具有 深度的洞察 。
批判性的思考:透過深度洞察,擁有自己的想法
首先,在面對價值觀闡述與思考方向上,必須要記得書中所寫的一段話:「 為了我們而做(Our Value),而不是為了我而做(My Value) 」
你必須要提醒自己,若是為了單純的提案而進行的思考是毫無意義的,必須要讓自己的邏輯思考具有「感動人心,其行動也會驅動組織」的力量,才是真正重要的事。一方面能培養自我全方位的思考模式,二來也能讓闡述的價值更具遠瞻的視野,擁有真正的邏輯思考價值。
進行邏輯思考的方式,作者提出了三大步驟:自行確認前提的真偽、深入調查並傳達根據、擁有自己深入的意見 ,接下來將依這些步驟,依序整理其核心的價值觀。
自行清楚的確認前提(那是真的?)
在接收到一個問題或說法時,第一時間不是接受並直接行動,而是去提出更多的疑問:這是真的嗎?XXX的核心問題是什麼?
作者在書中寫道 " 重要的不是擁有多少資料和專業知識,而是創新並且邏輯性的發現:「 如今發生在眼前的事,其真正問題為何?」"
1. 試著俯瞰發生在眼前的事
2. 在該狀況中,究竟什麼是特定的問題
3. 確認待定的問題「是否真的是問題」的根據
4. 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
5. 展開用來實際解決問題的行動
運用自行清楚確認的前提,能將自己的角度放遠,而人們常說的「 當局者迷 」其實恰好能形容這樣的狀況,我們經常會在工作上遇到漫天的事物需要處理,但退後一步思考,讓必須十秒內解決的事,用兩秒思考出六秒的解決方案,找出真切的問題,並提出新的解方。
同時進一步思考實情,也能幫助你意識到真正的情況,避免掉誤解的認定或斷定,導致的錯誤決策發生。
在進行這個步驟時,作者提醒了一件思考時容易犯下的謬誤,更能幫助你避開錯誤的結論。
批判性思考是去思考事件背後的各種因素組合,去反推特別顯眼的結論是否為正確的判定,抑或只是相關性,而非因果關係。
在日常對話甚至是閱讀時,我們經常會忽視掉對方提出的語句是否符合邏輯性,因為聽起來「 非常正常 」,這也就是批判性思考需要存在的目的「 深度思考、持續發問 」。
這時候必須問自己:為何別人會這樣說?這件事情的緣由是如何?真的是這樣嗎?
因此作者特別講述了 相關性 vs. 因果性 的差異點
相關性 = 即使最終有相關性,但是直接的原因和結果無關。
因果關係 = 最終有相關性,原因合理且直接地和結果有關。
作者在書中提及了有趣的例子:早上吃一根香蕉,有助於身體健康,而且研究指出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的人,其身體狀況比起一般人更佳。
這件事聽起來很合理,香蕉的確是健康的食物,也有足夠的熱量、豐富的營養,但作者反問了這是相關性還是因果關係呢?其實仔細思考會發現,這些人的早餐是否也可能同時搭配其他的食品,像是優格、牛奶等同樣健康的食物,他們是否會比別人更注重三餐的食物挑選,是否也搭配了運動等生活習慣?這樣一想就會發現,其實那段話僅符合了「 相關性 」而非 「 因果關係 」
因此 即使其他主因也與結論相關,若是其中一個主因特別醒目,它看起來就彷彿掌握了結果,就要注意其中的陷阱。
深入調查並傳達根據 (因為~所以那樣)
有了上述的自行清楚確認前提後,下一步即是 「進一步挖掘」理所當然會出現的答案,以及理所當然在思考的事,並思考更深入的見解根據。
作者提及了三個運用時的基本態度
經常意識到目的為何
意識到思考模式的框架
持續發問(So What? Why So? )
當我們利用第一步驟了解到確切的問題點時,下一步就是對問題進行 Research 並持續地質問自己,一般人在面對同樣的議題時,理所當然的事情是什麼?通常會採用的事情角度是什麼?
作者說:和競爭對手,必須在同一個課題提出不同的結果,除了邏輯思考外,還需創新的發想。
首先定義問題,並觀察一般人的理所當然行為後,你必須先為自己定位、採取立場,再從中找尋到不同於他人的特別處理手法。我們經常會在思考解方時,陷入了過去的「 思考框架 」與 「 過往的成功經驗 」,這些將容易導致你做出與他人相同的見解與意見,而非具有獨特觀點的批判型思考,因此為了避免陷入相同的結果陷阱,刻意跳脫上述兩點是很重要的。
擁有深入的見解( 等價交換法、六頂思考帽、腦力激盪 )
等價交換法
設定成為對象的主題
尋找和該對象等價(擁有類似的性質、作用等)的事物
將等價的事物置換為主題,試著從中發想
使用發想,針對原本的主題思考
在發想時,等價法運用了多加以觀察類似的活動、呈現形式,並從中發現有趣、有價值的觀點,運用在自我的見解創意中。
六頂思考帽
白色 - 客觀性思考(數字、資料、資訊型思考)
紅色 - 直覺性思考(感情、感覺、直覺性的發想思考)
黑色 - 否定性思考(課題、風險、損失)
黃色 - 肯定性思考(能夠平價的點、優點)
綠色 - 創造性思考(革新、至今沒有的事物)
藍色 - 流程管理思考(環顧整體、基於實現性的思考)
六頂思考帽,能使你站在不同的角度,多方評估同一個問題,做出更全方位的見解,同時也能發現從未想過的機會點、問題點。
腦力激盪的五個規則
設定適當的問題(促使發想的新箱子)
不批派任何想法或點子,提出結論(禁止批判)
任何粗略的發想都可以,無拘無束(自由隨性)
完成度和品質不重要,重要的是提出大量的想法或點子(量更勝於質)
使用產出的想法或發想,進一步的發展發想(發展發想)
存在促進發想的獨創性且具體的問題框架,反而能夠自由地進行腦力激盪。我們要做的不是跳脫箱子,而是將自己放入各樣不同的新箱子,產出多樣的解方。
這個意見很好!第三步驟論述
在進行完邏輯思考的三大步驟:自行確認前提的真偽、深入調查並傳達根據、擁有自己深入的意見 ,接下來,便是將產出的意見變成包裝過,說出動聽的故事、具有說服力。
要讓你的思考買單,必須採用新的溝通架構,作者整理了關於商務對話的基本邏輯順序
內容的「主題」,你在說什麼呢?主題是什麼?
最後的「結論」,你最想說的是什麼?
「根據」,你是基於哪種事實和解釋再說的呢?
「行動」,所以你希望我怎麼做呢?
而其中發展的步驟如下
決定課題主題:特定課題主題,針對什麼思考?
思考邏輯的框架:找尋適合的分析方式(推出新服務?用分析事業環境的架構 3C
釐清思緒:以 So What 思考,深入挖掘、以訊息顯示其中具有何種意義
釐清根據:Why So ? 那是為什麼呢?這樣的問題去確認訊息的邏輯根據
思考的時候,搭配使用麥肯錫的金字塔結構,表達你的關鍵訊息。(外連看圖)
其結構性需要搭配麥肯錫的 MECE 做結構性的檢查
水平方向: MECE 沒有任何疏漏或重複的關係 > MECE 相互排他且其總合包括一切
垂直方向:以 So What & Why So 的關係成立
最後俯瞰整體邏輯架構,檢查下列的提醒
邏輯是否有疏漏?(廣度)要備齊對自我有幫助且有利的資訊,同時具備廣度的搜尋、再三確認
是否深入挖掘了邏輯?(深度)對成為課題的主題、成為結論的關鍵訊息、成為根據的事實和資訊 發問
邏輯是否合理?(跳躍)反覆確認整體的邏輯性,是否有跳躍之處未被包含
試著進行未來劇本分析
在你的想法被買單後,就是最後一哩路執行。作者表示,要擁有卓越的執行力與具價值的批判思考,麥肯錫內部會進行的最終步驟就是「 假設思考 」。
打造未來的劇本,假設問題的存在與解方
最少打造兩種執行方案情況下的劇本:發展順利、發展不順利的情況下
試著設想可能發生的事情對策:為了達成這些目的需要做的事情
將設想的劇本放入測試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的分析
將問題想得透徹,不遺漏任何一點,方才是完整的邏輯思考法則與能力。
鍛鍊邏輯思考的七個習慣
刻意「具體的」對親近的人訴說事件
習慣不要跟著大家做:試著思考自己的理由與立場,清楚的說出根據以及為何這樣做
從新聞標題中思考「 別的事 」:去提出疑問,找尋答案,就可逐漸看見其背景、意義,或者別的觀點
在衝動購買前先思考:不要讓自己陷入錨定效應
區分事實和意見:去思考得更深入、判斷真偽
試著成為蘇格拉底:對所有的事情設立問題,進一步思考
不要縱容模糊的用詞
練習在對話中拋棄這些說法
「我個人....」 必須要客觀,更改為「根據調查結果,我認為沒有問題」
「 不要 」 請具體傳達你覺得哪一部分有問題,還有其相關的根據,以及自己想怎麼做
「 我知道了 」對方想確認的是今後的因應問題,請提出行動「 我知道了自己XXX的理由,明天起會改善。」
「 那我問您 」不要隨便進行反駁的對話,試圖去探究原因,找出平衡點
「 沒問題 」不要用模糊用語,請清晰表達
閱後整體心得
當時在誠品看完整本書,抄了一整個頁面的筆記,其中附載的資訊量大,同時對於剛出社會的自己也有著莫大的衝擊與幫助,我們常說,出社會工作,不是在處理事情,而是處理「 人 」,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可被信服的對象,相信這本邏輯思考的商用對話架構,是很基本的入門架構。
慢一點,能更精準
我想在書中所提及的「俯瞰性的全面思考」便是搭配著「歸零思考」一起出發的,在面對問題先「慢」一點做出決定,真正審查、拋開既定框架後,才能看見問題本質。
提問、提問、再提問
保有對每件事情的好奇心與洞察力,勇於發問,更隨時地質問自己:這是最好的嗎?是否有疏漏或者有其他的切點?練習在平常提高自我的觀察力,像新生兒一樣觀看,在理所當然裡找出不理所當然的地方,提醒自己,每個疑問點都潛藏著機會。
麥肯錫的邏輯思考法,作者很用心的寫了幾大步驟,並且有架構的分析、佐以有趣的例子作為參考,更從頭(思考的前提)到尾(完美執行)仔細的論述,這本書不單是邏輯思考而已,而是整套面對事情的處理態度和習慣。
看完真的是很過癮!同時也負載著大含量的功課需要練習呢!
Comentários